在数字化浪潮中,网络安全风险如影随形,从个人信息泄露到企业系统瘫痪,各类网络攻击事件频繁见诸报端。为应对这一挑战,网络安全险应运而生,成为企业和个人抵御网络风险的有力武器。
什么是网络安全险?
网络安全险,全称网络安全保险,是承保网络安全相关风险的保险产品,是网络安全与金融服务创新融合的结晶。它针对数字经济环境下特有的网络安全风险提供保障,如同为企业和个人的数字资产穿上一层 “防护甲”。
网络安全险能保什么?
目前,我国网络安全险险种主要分为网络安全财产险和责任险,涵盖企业与个人两大领域。
对于企业而言,网络空间的诸多安全风险均在保障范围内。比如,遭受网络攻击致使系统瘫痪、恶意程序(病毒)感染导致数据丢失、数据泄露引发的隐私危机,以及令人闻风丧胆的勒索攻击等,都可通过网络安全险获得经济赔偿与风险管理支持 。举例来说,一家电商企业若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(DDoS)攻击,服务器瘫痪数小时,导致交易中断、订单流失,网络安全险可对其业务中断损失、系统修复费用等进行赔付。
聚焦到个人层面,网络安全险主要以防诈险为主。如今,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网购诈骗、冒充熟人诈骗、机票改签诈骗等让人们防不胜防。个人购买网络安全险后,一旦遭遇此类诈骗,符合条件即可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。
我国网络安全险的发展现状
近年来,我国大力推动网络安全险发展。2023 年 7 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《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》,为网络安全险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指明方向。同年 12 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网络安全保险试点工作,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应用。
在政策支持下,我国网络安全险市场取得显著进展。截至 2024 年底,已有 53 家保险公司备案了 341 款网络安全保险产品,其中 2024 年新增 56 款创新型产品,如保障软件供应链责任、系统缺陷等产品,不断丰富产品矩阵 。在试点期间,成效斐然:面向企业累计落地保单数量超 1500 个,总保费规模超 1.5 亿元,总保额近 115 亿元;面向居民累计落地反诈险保单超 200 万单,总保费超 2400 万元,保额超 1000 亿元 。
如何选择适合的网络安全险?
企业和个人在选择网络安全险时,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。首先,要清晰评估自身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。企业应审视所属行业特点、业务模式、数据资产规模与重要性等,比如电信和互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企业,因业务与网络深度融合,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更为复杂多样,需重点关注网络安全产品、信息技术产品和网络安全服务类保险 。个人则要梳理日常网络活动中的风险点,如是否频繁网购、参与网络金融活动等,以确定所需保障类型。
其次,仔细研究保险条款。关注保险责任范围,明确哪些网络安全事件在保障之列,哪些属于免责范围;留意赔付额度与方式,包括赔偿比例、最高赔付限额、理赔流程等;了解增值服务,如部分保险产品提供保前网络安全风险评估、保中风险监测、险后应急处置指导等服务,这些服务有助于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。
再者,考量保险公司实力。优先选择信誉良好、经验丰富、在网络安全险领域有深入研究与实践的保险公司。查看其过往理赔案例,了解理赔速度与服务质量,确保在关键时刻能获得有力支持 。
网络安全险作为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创新金融工具,正逐渐走进企业和个人的视野。在网络攻击手段日益复杂的当下,它不仅能在遭受损失时提供经济补偿,更能通过风险管理服务,帮助企业和个人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,增强数字时代的抗风险能力。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,网络安全险有望在保障网络安全、护航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。